说起中秋,大家肯定都会想到玉兔。玉兔又称月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东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朝鲜)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中,常塑造成用研杵捣研钵的形象。
聂丽静作品
其中一个神话故事是这样的: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说罢,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以上只是神话。现实中,兔是一种喜欢奔跑、跳跃的哺乳动物,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后汉书》里说,东汉豪门梁冀大造兔苑于河南(洛阳),可见那时人们已开始驯养家兔了。古代诗人对兔多有吟咏,读之颇有意趣。
新秋白兔大于拳
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击
玉鞭遮到马蹄前
——王建《宫词》
宁静美好的初秋时节,那“红耳霜毛”的小兔,在秋草中美美地酣睡呢。由于它的幼小和睡态“可掬”,竟使以捕杀生灵为乐的帝王也为之怦然心动,顿起爱怜之心。作者通过“天子”的动作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诗人从本体效应出发去勾勒本体形象,手法十分高妙。
《舟中杂咏》袁桷
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
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
行人笑彼拙,归来如频呻。
乃知特幸脱,未信吾奴仁。
家奴大概自幼很少出门,对大自然及其各种小生命十分陌生,一次他去拾枯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跑来和他友好亲近。家奴却不知此为何物,惊奇地看着,感到它很神异,过路人都嘲笑他不知捕捉这到手的猎物......这里,诗人描绘了兔子的纯朴可爱,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亲相爱,表达了作者对一切生命的怜惜之情。
古人视兔为圣洁、光明、长寿的象征。神话里嫦娥奔月从地球上带走的唯一动物,就是玉兔。你看,诗人笔下的白兔,千缕细毛,白雪一团,十分生动传神。白兔神游月宫,露湿灵芝,香飘寒桂,嫦娥翩然而出……诗意浩渺,想像飞驰,真是诗情画意,别具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