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月兔耳 > 月兔耳繁殖 > 正文 > 正文

谢克强医生科普轮状病毒肠炎及其预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28 15:49:14
白癜风有没有忌口的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807/4673894.html

Q我的孩子不到1岁。前几天去老家探亲,回来后孩子开始咳嗽、流涕,紧接着就开始腹泻,大便呈稀水样,一天腹泻10余次,眼看着孩子变瘦。去医院就诊,经过大便常规化验和体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我的孩子怎么会得这个病?如何预防轮状病毒肠炎发生?

A对于婴幼儿来说,轮状病毒肠炎于每年秋季发病,因此从前也俗称其为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4岁以后很少发病,潜伏期1~3天。该病发病急、伴有发热,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伴有呕吐,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臭味,每日5~10次或10次以上。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8天,个别病程较长。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病毒从大便排出,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轮状病毒肠炎一般预后良好,但是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该病患者有时会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肺炎、脑炎、感染性休克等合并症。发病后没有特效的药物,只能对症治疗。

新生儿和婴幼儿容易发生轮状病毒肠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小婴儿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是其容易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内因。婴幼儿肠管相对较长,且肠壁薄,小肠黏膜富含血管,吸收力强,通透性高,因此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等一些有害物质或微生物从肠道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同时也使肠道一些微生物滞留或排泄延迟。另外,其小肠壁绒毛短小,阻止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功能差。虽然孩子出生不久肠道菌群建立起微生态平衡,保护肠道的健康,但是菌群也受食物成分的影响。母乳中因为含有双歧因子能够促进双歧杆菌形成,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双歧杆菌占优势,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同时,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IgA抗体。人工喂养的宝宝不但缺乏母乳中的双歧因子,同时也缺乏提高肠道抵抗力的分泌型IgA抗体,因此人工喂养的宝宝轮状病毒肠炎较之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病率高。

●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传染性很强。病人和隐性带菌者为传染源,可以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轮状病毒肠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密切接触、呼吸道传播,是造成婴幼儿易患肠道病毒感染的外因。婴幼儿需要抚养人贴身照顾,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但是因为成人已经产生了抗体,所以一些成年人感染后并不发病。如果护理者不注意卫生,如给孩子冲奶时不洗手,外出回来不换外衣直接给孩子喂奶,孩子所用饮食餐具没有很好地进行消毒,都可能引发孩子患轮状病毒肠炎。另外,带孩子常去公共场所玩,也是造成孩子容易感染的原因。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预防轮状病毒肠炎。

●母乳喂养。

●做到科学护理,孩子所有进嘴的玩具、食具都要彻底消毒。

●讲究个人卫生,包括护理人员和婴幼儿,做到配奶前、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归来将外衣脱去、洗干净手后再护理孩子。

●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减少感染机会。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其保护率能够达到73.72%,对重症腹泻的保护率达90%以上,保护时间为1年。疫苗直接喂给婴幼儿,用量为每人一次口服3毫升,切勿用热水送服,以免影响其效果。此疫苗需要保存于2℃~8℃暗处,运输应在冷藏条件下进行。轮状病毒疫苗属于计划外的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

文章摘自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专家简介

谢克强,儿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儿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曾任大儿科主任(普儿和新生儿)近十年,阳江市医学会儿科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曾先后医院进修普儿和新生儿。经常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儿科学术会议。掌握了儿科最新的诊疗技术,对儿科(普儿和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善长咳嗽、哮喘、发热、腹泻、腹痛、发育、营养不良等相关方面疾病的治疗!对儿科的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造诣。

致力于儿科科普知识,防病、治病、健康教育。做宝妈、宝爸可以信赖的朋友,为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本人看病原则:能门诊,不住院;能吃药,不打针;绝不乱用、滥用激素、抗生素。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etuera.com/ytefz/4293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月兔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