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
呵护幼儿健康
01
安排部署
根据文件精神,我园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立即组织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部署会,会上高红梅园长传达了26日上午局会议精神,明确了手足口病防控重要性,并强调做好卫生全面消杀工作,孩子能接触到的地方进行全面消杀,做到事无巨细。
会上,周江波副园长向老师们宣传了手足口病的危害,要求老师们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醒家长及时带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在停课期间仍然保持家园联系,建立好情感沟通桥梁。
02
为爱护航
幼儿园严格按照卫生消毒消杀管理的标准规范操作,对全园环境开展全面卫生消毒消杀工作,筑牢筑实疫情防线。
02
知识普及
?
什么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其潜伏期多为2-10天。多发于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以全身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全年四季都可发病,但是常见春、夏季,每年4-7月是全年第一波发病高峰期(主高峰期),9-11月是第二波发病高峰期。
?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臂部、腿部、臀部等部位斑丘疹为主要症状,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以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
手足口病的传播
?
传染源:如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物品。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一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刷、玩具、奶瓶,如呼吸道吸入飞沫,如消化道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
1、勤洗手:养成回家先洗手再抱孩子的习惯保持清洁的环境卫生:要及时丟弃或清洗、消毒尿布,勤晒衣被;经常清洗、消毒儿童餐具、玩具及其他物品。
2、开窗通风:居室等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避免参加集体活动。
3、接种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
?
DAWN
DARK
?
?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我们需要这样做
?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孩子身体不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争取早期发现疾病,尽早治疗。如果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呼吸增快、循环障碍等表现时,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提出是否需要住院的建议。
?
预防手足口病
家长篇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手足口病,知道手足口病的特征和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让孩子保持健康,远离病症。而作为老师和家长,平时的督促工作也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第二幼儿园希望孩子们都能够健康成长,让手足口病“无缝可钻”!
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养灵性
责编:周江波
编辑:黄晓玲
审核:高红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