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舜网
9月16日,在泉城路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内,正在这里举办的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进入第二天,观众在参观济南“兔子王”展区的作品。
据济南非遗传承人杨峰介绍,月兔传说始于春秋,“玉兔捣药”载于汉、晋。月中玉兔是中国统文化中在月宫中司职捣长生药的瑞兽,是健康、平安、吉祥的象征。泥塑兔神始现于明末,曾盛行于北京与济南等地,北京人称之“兔儿爷,济南人叫它“兔子王”。它是中秋节的吉祥物,是祭月时的神偶,同时也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历史上它曾一度消失,如今济南非遗传承人杨峰经过挖掘整理,传承创新了“泉城兔子王”,让它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身边。
该作品以泥成型施以彩绘,经十几道工序手工制成。杨峰为兔子王原创了“泉”字脸谱,并进一步将济南泉文化与兔子王文化结合起来,在兔子王的设计中融入泉水景观,设计了“黑虎泉”、“五龙潭”、“马跑泉”等元素的兔子王,作品上题写咏泉诗文、盖上泉名印章,此外,兔子王还衍生出诸如抱枕、手提袋、背包等文创产品,期待观众可以通过兔子王背后的文化、典故,了解济南的泉文化,也为济南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打造新的亮点。
(本报记者崔健摄)